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

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暑期社会实践】从贵州到南京,南大学子持续聚焦家庭成长

发布于 2014-08-30点击数:1563

2013年末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使得与亲子和家庭有关的话题遭到热议。为了更好地了解、改善贵州和南京两地的亲子关系以及家庭发展情况,今年五月至八月,南京大学的学生自发发起“暖巢行动”,采用家访、调研、社区服务、文体活动等形式,力图帮助家庭意识到亲子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改善亲子沟通状况,对于家庭和家庭成员的成长有所裨益。

四个月内,成员们在贵州两度进行家访,共联系一千多户家庭,撰写了两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和四万余字的访谈录,并在南京进行了暖巢志愿者社区服务,举办以亲情为主题的摄影比赛。从贵州到南京的一系列活动,“小暖”们的脚步从未停止。?

理性+感性,两度贵州家访获取宝贵资

“把贵州盘县作为最初的活动地点,不仅因为我是盘县本地人,想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也是因为调研结果对整个西部城镇地区都有参考价值。”队长尹力具有极强的责任感,是整个队伍的精神核心。

为了详细了解盘县的家庭情况以便开展后续活动,团队于7月中旬开始了家访与调研活动。从盘县红果到干沟桥,队员们用双脚丈量土地,每人每天平均打几十个电话联系家庭,至少赶两个小时的路到达不同的采访地点:居民家里,工作单位,马路边,或是喧闹的菜市场……

“这一个月以来,我们走进各种各样的家庭,不论贫穷或者富有,关系融洽或者不融洽,对我们欢迎还是冷淡。每天采访结束,就想赶快回到宾馆记录下今天的故事和想法。”回忆起过去,队员张玉熙脸上抑制不住地微笑。在家访中,“小暖”们倾听了一个个孩子的心声: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成长、学习、生活、朋友……也细致入微地了解了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生活习惯,在脑海中逐渐建立起家庭完整的模样。

经过一个月的筹备后,队员们最终写成了一本访谈录《绽放·归巢》。书中共收录14篇文章,详细记载了每个家庭的故事以及“小暖”们的思考和评论。每篇文章都经过反复的修改和审核,作为他们对于家访活动的总结和评述。

就像在《绽放·归巢》后记中提到的一样,他们希望超越“作为客人登门拜访”这个简单传统的形式,一方面以大学生的视角把普通家庭的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听,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读者反求诸己,在看到访谈录后,回想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许多故事看似简单实则有无尽内涵,我们期待有人看到这些故事后,能够有所感动或感悟。”回想起撰稿改稿的日子,编辑组组员赵婷还是唏嘘不已。

这已经不是“小暖”们第一次在贵州进行家访。与这次家访取得的成果《绽放·归巢》不同,去年寒假的家访获得的是宝贵的调研数据。去年,队员们以“亲子沟通”为主题,走访了300余户家庭,获得有效问卷1000余份,运用统计学理论和胜任力模型进行了数学分析,最终形成了25000余字的调研报告,全面了解了盘县亲子沟通状况,为后续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获得宝贵的调研数据和访谈录《绽放·归巢》后,盘县的漫漫家访路至此告一段落。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家庭成长的重要性,8月初,“小暖”们在盘县的三个广场分别摆放了小暖展台,将成书《绽放·归巢》和调研报告分发给感兴趣的民众,也收获了许多回馈和感动。

“这些资料,我肯定会很好地留着,要留着和我的孩子一起看。太谢谢你们了,实在谢谢。”许多父母手里拿着队员们的奋斗成果,脸上都流露出认真和尊重的神情。

东部+西部,持续跟进南京家庭关注度

在贵州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小暖”们将眼光移动到南京。尹力说,“以贵州为蓝本了解了西部的家庭情况后,激起了我对南京这样的东部城市的好奇和关注。”

于是在积极筹备下,5月到7月,暖巢志愿者们走进了南京尧胜村社区和五福家园,邀请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的姜婷娜老师坐镇,以讲座、电影放映、读剧会、亲子游戏等方式,进行了以“亲子沟通”为主题的社区服务。

活动中,队员们先介绍了小暖寒假的调研成果,然后由姜婷娜老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了特定年龄段亲子沟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指导建议。会场一直弥漫着轻松温暖的气氛,在场的父母和孩子们都沉浸其中。

“在‘抱一抱’环节,看到父母和孩子放下所有的不愉快,给对方一个大大的真心的拥抱的时候,我觉得不论付出了多少,这个活动都是值得的了。”社区服务的负责人张蒙同学对此深有感触。

一位参加活动的老爷爷热泪盈眶:“我真的真的很想和孙女说说话,敞开心扉聊一聊。今天真是太高兴了。”看到他连皱纹都漾着笑意的脸,听到他简简单单的话,在场的队员们满都腔感动和心疼。

家庭是社区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举办活动的理想地点,张蒙说,今后他们会寻觅更有效的方式,在南京开展亲子沟通状况的调研,并且举办其他活动,继续呼吁家庭的沟通和成长,小暖还在前进。

校内+校外,引起大众和媒体广泛关注

“小暖”们在贵州和南京深入实践,带着满腔热情做出了许多努力。与此同时,身为南大的学生,为了加深本校同学对于亲情的认知和感触,队员们在六月初举办了“暖巢”亲情摄影大赛。

5月22日至6月4日,短短的两周里,他们就收到五十余份相片,其中不乏有获悉消息的毕业生的参与。抱着新生儿的母亲、手拉手和爷爷走在铁轨上的孩子、穿着淡青棉袄笑靥如花的奶奶、哺乳的羊妈妈……每一张都是直达心底的震撼,都是一个或喜或悲的故事。通过视觉,“小暖”们给南大学子创造了一个温柔美好的世界。

在颁奖典礼上,作为评委的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理事谢白老师也很是激动,细细品评了获奖的每一幅作品,从摄影技巧讲到情感生活,又从情感生活讲到人生。“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关注亲情,关注爱,作为评委我很感动,荣幸之至。”提起参赛的相片,谢白老师笑着说。

从校内到校外,“小暖”们开展了丰富多彩而又脚踏实地的活动,想把他们的认真赤诚传递给身边的人。从贵州到南京,调研、家访、社区服务、摄影比赛……以“家庭”为主题,队员们因地制宜,正在用实际行动完成他们心中的公益理想。

“连你们都这么努力地帮助我们孩子成长,我们作为父母的,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一位家长在参加小暖的活动后,由衷地感慨道。

一路走来,“小暖”们也受到了政府和媒体的关注。在了解暖巢行动后,盘县教育部门当场表示,会认真阅读他们的活动材料,持续关注当地亲子沟通问题。盘县电视台、《贵州都市报》、《贵州日报》、《现代快报》等媒体也纷纷对暖巢行动进行了采访报道。

“从当初的一时兴起,到如今收到这么多回应,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小暖会继续走下去,调整好姿态一路向前。”现如今,每位队员心里都充满了感动和力量。

付出+收获,暖巢行动是助人也是自助

四个月的时间,足以让“小暖”们经历许多,思考许多。“如果说基于盘县的调研让我体会到兴奋与激励的话,那接下来的活动:社区服务、南京调研、摄影比赛、访谈等等一系列活动,则是让我感受到了兴奋过后的困惑与无奈。”尹力如是说。

起步总是容易的,一旦深入其中却总有诸多无奈和无措,如何找到解决问题最合理的方式,如何在受众层面达到预期的效果……细枝末节都需要经过精打细算的考量。大学生做公益一向争议颇多,“利己”和“利他”总是不能稳坐上结果的天平。“小暖”们对这一现状也早已扼腕许久,所以队员们对于这次深入实践的机会都倍感珍惜。

“我们不是肩负使命感的演讲家,也不是为了达到多么华丽宏伟的目标,只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达到更多的可能性,只是希望我们微末的努力,能在不知不觉中激起一点点的震颤和回应。”队员朱双彤在访谈录中这样写道。

在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公益”之前,“小暖”们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他们心中的公益,并且在实践中,一点点加深对公益的理解。

一路走来,队员们和不清楚状况的城管发生争执、面对不明白何为“公益”的农村百姓解释他们不是开培训班的、联系社区区民时遭受不解和拒绝……这些或许是困难,但对他们来说却不是阻碍。队员敖琪坦诚说道:“大学生做公益活动或许不能一开始就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在能力有限的时候,我们所能做的,便是改变自己,在每一次的活动中不断成长。”

以“善其身”为基。∽畲蟮呐Α凹锰煜隆薄饩涔庞锞褪桥残卸鐾哦拥淖谥。为期四个月的公益活动既是助人,也是自助,既付出了血汗,也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经历和思考。他们在活动中逐渐成熟,也会带着对公益的思考继续前进,持续关注家庭成长,使更多人获益,使理想变成可以触碰的现实。

?

文/朱双彤

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