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7年8月3日上午, 南京大学匡亚明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的荆溪陶韵队满怀激动之情,前往丁蜀镇西望村龙德堂工作室,有幸采访了宜兴最年轻的高级工艺美术师范泽峰先生。
紫砂文化的传承
范大师说,在传承方式上,早年有家族制传承,师徒制传承,后期从民国开始丁山成立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出现了新的传承方式,直到现在,如无锡轻校,丁蜀职校,还有一些私人办学,都在用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或培训班的方式来传承紫砂艺术。
而在传承的历史上,范大师认为有几个人物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明朝的时大彬,他将宜兴紫砂的制法从江西婺源的制造锡器的方法重新整合为系统,演化为手工打制,并流传下来。更重要的是,除了技艺的传承以外,他进行了文化的传承。一个故事叫“时大彬去娄镇”,在那里,时大彬和文人雅士相互切磋学习,把茶壶的制作从纯实用变成了把玩,他的设计,他的制作,他对紫砂泥料的理解,后来的人只能接近但是无法超越,这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的无法超越。
第二个重要的人是清朝康熙年间的陈鸣远。他将各种紫砂泥料演绎的出神入化。他的一把茶壶上就有十几种颜色,即使现在也做不到那么漂亮。时大彬是文化的顶峰,而他是工艺的顶峰。时大彬是写意,陈鸣远是工笔。
第三个人则是邵大亨。他文化内涵不是清朝的文化,而是汉文化,是宋明文化。他将人的气度和胸怀以及儒家思想都融入了他的作品中。邵大亨当时的工艺在那个时代达到了顶峰。而工艺的传承要达到一个顶峰,有时候不是靠一个人,而是要靠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所以邵大亨一直到现在也是被广为学习的名家,临摹他的最典型的两个人是王玉林和后来的大名家顾景舟。
紫砂大师顾景舟显然也在紫砂传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相当深,而且还相当喜欢追求新的知识,他虽然没有正式学过物理化学,但是他当时在上海仿壶的时候专门研究了物理化学。其实紫砂传承到顾景舟这里,最重要的是他传承了其中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通过他的作品也都能体现出来。顾老作品的一个特点“中庸”,茶壶整个融为一体,顾老追求的是整体的完美。
范大师认为,紫砂的“传承”,除了工艺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思想的传承。对过去一味的模仿不叫传承,真正的传承要体现出文化特征,体现出思想内涵。创新是最好的传承,但是创新的同时不能忘本,不能忘根。一把好壶,首先要有良好的物理性,良好的使用功能。其次是它的美观性,因为紫砂壶它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美,传递美,让人感受美的这样一个过程。还有就是哲学性,只有有了哲学性,壶才能打动人。
组织形式的创新
丁蜀西望村中的村民一直以来都从事着紫砂陶艺,2009年在范泽峰先生的带领下组织构建了“西望紫砂专业合作社”,走出一条紫砂产业的新道路。
在合作社建成之前,村民制作的紫砂产品质量不高,种类分散,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而成立合作社的构想是08年就有的,成立目的是为了给村民多加培训,为紫砂文化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但成立的过程也是阻力重重,因为从来只有农产品合作社,没有手工业产品的合作社,但政府经过细致考察后表示了支持,提出只要满足三个条件,就允许成立:一是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农民,第二个条件是为了农村致富,第三是不犯原则性错误。就这样,“西望紫砂专业合作社”成立起来,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突破。
合作社成立之后的这么多年来,合作社做了哪些事呢?第一,开展了几十次培训,大大提高了合作社社员的紫砂技艺,营造了和谐互助的学习氛围。曾经的师徒制和家族制传承模式,导致有高技艺的制作者不愿分享,害怕被赶超,但在合作社中大家发现,传授知识者在教学中自己的技艺得到了进步,名气也得到了提升,学习者也不是一味复制,而是开创了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形成了“一人多师,一师多徒”的学习氛围,使得合作社整体水平得到了进步。在2010年紫砂风暴来临之时,合作社由于原料统一,工艺精湛,在社长和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在风暴中岿然不动,如今更是蒸蒸日上。
谈到对未来的展望时,范大师说,第一是继续开展培训工作,提升社员人文素养。第二是要从原来的“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丁蜀镇被评为“中国特色小镇”,西望村应该依托这个紫砂小镇来构建一个陶文化旅游产业,让艺术家来举办艺术展,甚至是引进不同于紫砂的其他文化元素,让西望村成为一个传统和后现代结合的艺术家之村, 打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空间,形成吸引众人的旅游产业。用“陶文化”“窑文化”这样的文化模式来打造一种修行方式——“陶修”,用一抔土来给游客一种亲近自然的体验。
商业模式的变化
传统的商业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纯粹帮别人收购,给别人加工;另一种是名家和粉丝的商业模式。但范大师认为“经纪人”模式是一种更好的商业模式。艺术家不适合和顾客直接打交道,而是应该让一个职业操手去把握市场。
互联网对商业模式也是有着很深的影响的。一类是低端茶壶的销售,很多都使用电商模式;还有一类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但并不出售,而是通过代理人卖出。现在有一种“电子证书”,可以把制作的想法,制作的过程都录像放在证书里,作品发行人实名登记,这样不管茶壶如何流通,都能保持作品的真实和艺术的展现。
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行业的思考
对于紫砂制作者个人,范先生认为,“成为一个大师绝不是偶然的”。首先,要对自己的艺术道路有所规划。其次要不断耕耘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功夫不仅在壶内,功夫更在壶外,涵养需要自我突破,自我颠覆,需要找到与众不同的道路,需要沉淀出作品的灵魂。更重要的是,艺术家要有艺术胸怀,要懂得分享,舍得分享。“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巨舍才有喜得。”学会分享,才可能获得理解,认同,崇拜,才可能成为大师。走得远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成就和水一样,只有有着如低谷一样的胸怀,水才能流过来,才能汇集。
对于市场来看,应该要看清市场的劣势,懂得如何去拓宽市。ù葱潞凸驶。
如今紫砂市场的劣势就是存在许多茶壶是“乡胚”,品牌意识不够,盲目地低端地复制,就是所谓的“乡胚”。很少有人为品牌的营造,品牌的打造,去做出努力和牺牲。因此需要大家去弥补这个劣势。
另外,紫砂市场还需要不断拓宽。首先,需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懂得紫砂,不能只在圈内传播,更要散到圈外。让更多的人懂得鉴别紫砂作品的方法,体会紫砂文化的精髓。其次,要找到发展的方向,不断创新,符合时代的发展。就像有一个公司打造“年轻人喜欢的紫砂用品”,专门生产符合年轻人审美和消费水平的紫砂作品,也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想法。最后,宜兴紫砂也需要逐渐国际化。不仅自己要提高文化自信,而且各方应该通过文化事件,让宜兴紫砂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和国际接轨。
二
2017年8月10日上午,南京大学匡亚明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的荆溪陶韵队参观了作为江苏省科普基地,无锡市级创客空间的“紫泥公社” ,并有幸采访到了公社创始人赵炎先生。
赵炎先生是山东人,他在2015年被评为“江苏省双创人才”,获得“2016中国双创人才”的称号。他和他的”紫砂公社”秉着”文化紫砂,创意引领”和从“一切充满想象”到“把想象变为一切”的理念,不断努力,不断创新。
赵先生说,当初起”紫砂公社”这个名字是因为:“紫”意味着紫气东来;“泥”代表着泥土,代表着生命之源,代表着返朴归真;“公社”则意味着包容和开放。现在公社有18位大师,105位小创客,以及其他高级工艺师共将近200人。同时,他也创立了艺术品经纪公司(第一家提出艺术品经纪概念),偏重经营大师作品。在采访中他也说到了一些他的商业理念:进行品牌重塑,能够达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想目标;同时有规模性企业做支撑,做到标准化、可复制。接着他以“壶乐汇”为品牌,关注“客户群、转化率、客单价”等方面,注重销售,错位发展,并且清晰定位——紫砂产业中的从业人士应该各自做出自己的特点,不能都走传统制壶这一条路线。这是赵先生和”紫砂公社”能够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初心:商业和爱好
说到初心,由于字画需要家族文化积淀、红木初期投资成本较高,而从事紫砂行业资金压力相对较。颐挥写娣牌谙,运输方便,加上自身对紫砂的热爱,赵先生开始了他的紫砂探索之路。
从无到有
在宜兴,紫砂是传统行业,现从业人员将近十万,制壶人员四到五万。但是,紫砂行业大都处于无品牌,无规模,无标准的状态。而赵先生的创新在于他的经营模式。
之前紫砂行业的模式是刚开始1954解放后:合作社模式(七大老艺人);到了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工厂化模式(1~5厂);而现在:工作室模式。但赵先生开创了从体验模式(初级:DIY)到创客模式(高级)的一种新兴的模式。同时他也提出了“创客”四创的概念:创意、创新、创作、创效。其中创效是核心,要用这样的商业模式去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赵先生着力于发展与研究自己的模式,把”紫砂公社”的体验店开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加强品牌代言。他还说自己一年能做五百件创新的作品并且投放市。医饩隽讼掠挝侍猓ń档蜕罩破骶叱杀荆。赵炎先生的创新作品颇受顾客的欢迎,他的代表作也不胜枚举:
江南风、雅、颂:风荷、太湖石、竹林七贤;一带一路(钮似驼铃,身似帐,日月示艰辛、以及茶马古道 展示在中央党校);情人节推出六把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海誓山盟、天长地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等。
遇到的问题
首先是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问题,接着是税收(25%所得税压力过大)的问题,还有资金(股份制改造,曼生十八式,所以请十八位大师做股东)上的流转,以及作重要的一环,完善产业链(下游上游),将下游与上游的产业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未来的构想
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未来,赵炎先生提出了”13580战略”的构想:“1”是指“吃住游娱购”一条龙。(紫砂占70%、茶事、休闲娱乐:演出等活动,动静结合,吸引人气);“3”指北上广三个城市开设分中心;“5”是指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福建五个城市优先发展(经济发达以及饮茶传统);“80”则是指三年内拥有80个加盟店。
做成产业
要将紫砂做成产业,首先,需要“十万大军”的紫砂从业者自身努力。另外,政府引导作用也至关重要。如:政策税收优惠、引领人才聚集,产业布局、架构合理化(错位发展),土地的利用等。
创新设计
赵炎先生说,在不缺手工缺点子的紫砂界,创新设计显得至关重要。他提出了跨界与融合:紫砂与影视(紫砂主题的产业,引入其他外围元素)还有紫砂与生活(以紫砂为根,将紫砂元素融入生活)等的一些概念。
面对市场竞争
面对竞争,提前达到复合经营,错位经营,与大师不同,走新型道路,注重原创性,填补不同层次客户需求空隙,接大师不愿做的订单。同时,市场上的仿品要试图从控制成本、控制关键技术上超越他,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
2017年8月10日下午,南京大学匡亚明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的荆溪陶韵队采访了宜兴紫砂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蒋尧基先生。他在采访中说到了很多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紫砂产业的概况。
紫砂之名
宜兴最出名的就是紫砂,紫砂已经成为宜兴的名片。从历史上看,陶都在宜兴,陶业在丁蜀。
归径的骆驼墩遗址、西渚的小窑墩遗址、小王村遗址。
陶瓷产区门类较多。紫砂仅仅是艺术陶瓷中一种。“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彩陶、美彩陶。
宜兴工业份额半壁江山是工业特种陶瓷:化陶厂、化纤特种耐火材料,构成宜兴陶瓷的强大支撑。而陶瓷业的名声是紫砂,紫砂为宜兴扬名,丁蜀镇成为全国的去年全国特色小镇(全国127个,江苏7个),就是依靠紫砂拿到这个称号的。
产业规模
全镇紫砂生产员工三四万,从事陶业十万。不仅紫砂壶,还有紫砂花盆企业,以紫砂原料做墙地砖企业,有三四百家企业,从事紫砂的个体作坊一万两千家,有五个专业紫砂村:西望村、洋渚村、紫砂村、双桥村、任墅村,既是门店,又是住宅,还是作坊。紫砂已成为宜兴的富民工程、文化工程。
紫砂事业随国家的兴衰而繁荣败落
改革开放以来,紫砂是国民经济繁荣的产物,随着经济条件逐渐改善,又受到茶文化的影响,用紫砂壶的人越来越多,于是紫砂进入高端艺术品市。晌穆舻亩韵,投资性产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宜兴紫砂并不好,产值两三千万一年,只有宜兴陶瓷公司下面的紫砂工艺厂,而现在出现了紫砂二、三、四、五厂,紫砂年产值78亿(2016),相关产业(包装、运输、原料、文创)100亿。
兴旺背后
紫砂产业能够兴旺发展,与市里面政策有关系。
人才培养:以前是师徒传承,现在是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培训、工厂培训、加上师徒传承,促进紫砂人才的不断壮大。由于人才培养的不断深入,现在从事紫砂行业的文化水平不断上升,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都来从事这个行业。为适应时代发展,专业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丁蜀成校、丁蜀中专、无锡工艺职业技术一分快叁官方老平台等)为满足职称的学历要求,与南艺、央美、清华美院联合办班。
如今,丁蜀镇有国家级大师 25人,省大师 81人,职称的技艺人员达到6245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00人(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243人,工艺美术师770人,助理工艺美术师1768人,工艺技术员3364人,这些紫砂的骨干人员带领了我们紫砂行业的稳步发展,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艺术和经济在这个行业里被完美的融合着。
通过改制改革,现在回归民间工艺作坊,因为工艺作坊更能适应个性的技艺发挥,而工厂则难以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
2005年 国际陶艺研讨会上,国际陶艺协会主席说:“世界制壶中心在宜兴 任何国家超越不了宜兴紫砂壶款式的完美与造型的丰富、使用的便携与优雅。”
共同的努力
从政府层面进行保护,颁布了宜兴紫砂保护条例,保护紫砂泥开采;税收上给予优惠,有职称的缴纳定额税;鼓励紫砂从业人员创新,加强素质教育与业务教育;提倡德艺双馨,做人要像紫砂,要有土的质朴、水的柔情、火的刚烈,不应该钻在钱眼里,而要学会回报社会。
存在的问题
以自我营销为主,因此产业分散,难以管理;税收、职称上管理艰难,外地评职称系统会干扰职称的可信性;产品设计过程的复制克隆多,紫砂六要素略加改动就可称之为款式不同,很难界定剽窃。
走向未来
应该正面宣传紫砂使用功能(不应把泥料神秘化神奇化),正确引导紫砂文化、艺术属性。
而紫砂也走出国门,由于生活方式的相似,紫砂壶在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等东南亚国家非常盛行。
不同层次共同发展:艺术品、技术品、商品。两千多个大中城市中都有紫砂销售,高端艺术品有着收藏市。胀ㄉ唐吩蛴Ω没毓槔硐爰鄹。 治理要求需要更加严格,要从制度方面解决诚信问题,杜绝作假行为。
发展需要创新,传承不等于守旧,艺术应在当代。
在社会各界对紫砂密切关注之下,紫砂行业必将有着光明前景,老先生充满希望地说到。
文/荆溪陶韵队
采编、责编/刘明疑